在体检中,不少人会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。很多人看到 “结节不大” 就放下心来,觉得没什么大问题。但实际上,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不能仅仅根据大小来判断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结节配资专业股票理财,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征而存在较高的恶变可能。
在甲状腺超声报告中,以下 7 个征象一旦出现,任何一个都需要我们高度警惕。
01
低回声
回声可分为高回声、等回声、低回声和无回声。低回声意味着结节在超声图像上比周围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更暗。从病理角度看,恶性结节的肿瘤细胞增殖活跃,细胞排列紧密,从而呈现低回声表现。
多数甲状腺恶性结节会表现为低回声。不过,低回声并非恶性的绝对标志,某些炎性结节也可能呈低回声,需结合其他征象综合判断。
02
边界不清
正常情况下,良性结节如同包裹在完整包膜内的小球,与周围组织有明确的分界线,在超声图像上能看到清晰、规则的边缘。而恶性结节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,肿瘤细胞会像树根一样向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蔓延,破坏正常的组织界限,导致结节边界模糊不清,在图像上呈现出 “毛边” 状或 “渗透” 到周围组织的形态。
展开剩余73%边界不清,尤其是当结节同时伴有低回声时,恶性风险会进一步增加。需要注意的是,少数良性结节因炎症反应导致周围组织水肿,也可能出现边界模糊,但这种模糊通常较为均匀,与恶性结节的不规则浸润有所不同。
03
形态不规则
良性结节受甲状腺组织的约束和包裹,形态大多规则,多为圆形或椭圆形。
恶性结节的生长不受正常组织的调控,肿瘤细胞在各个方向的增殖速度不一致,会形成分叶状、毛刺状、蟹足状等不规则形态。
形态不规则是判断恶性结节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,当结节同时存在形态不规则和边界不清时,几乎可以肯定其恶性倾向。
04
纵横比大于 1
纵横比是指结节的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值。在超声图像上,若纵横比大于 1,结节看起来更 “立着长”,而良性结节通常 “横着长”,纵横比小于 1。
这种生长特性与恶性结节的侵袭性有关,恶性细胞更倾向于向甲状腺深部组织浸润,突破正常的解剖层次,从而表现出前后径大于左右径的特点。小结节若呈现纵横比大于 1,往往提示其具有早期恶性浸润的潜质。
05
微钙化
钙化是甲状腺结节内钙盐沉积形成的结构,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强光点。根据钙化的大小和形态,可分为微钙化、粗大钙化、边缘钙化等。
微钙化指的是直径小于 1 毫米的点状强回声,通常不伴有声影,其形成与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密切相关。研究显示,微钙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异性征象之一。而粗大钙化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病变,边缘钙化则多提示结节有退行性改变,恶性风险相对较低。
06
甲状腺外侵犯
甲状腺有一层完整的包膜,正常情况下结节局限在包膜内生长。当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,侵犯到周围的组织,如颈部肌肉、气管壁、食管壁、喉返神经等,就称为甲状腺外侵犯。
在超声图像上,可看到正常组织的结构被破坏,甲状腺外侵犯是恶性结节的明确标志,提示肿瘤已进入中晚期,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。出现这种情况时,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、吞咽困难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治疗难度也会明显增加,预后相对较差。
07
血流信号异常
超声可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,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血流分布均匀,良性结节的血流信号通常较少,且主要分布在结节周边,呈 “环状” 或 “点状”。
恶性结节由于生长迅速,需要大量的营养供应,会刺激新生血管生成。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。
血流信号异常结合低回声、边界不清等征象时,恶性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。不过,部分炎性结节也可能出现丰富的血流信号,需结合临床症状(如疼痛、发热)进行鉴别。
如果在甲状腺超声报告中发现以上任何一个征象,都不能掉以轻心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一步的检查,如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,以明确结节的性质。
总之配资专业股票理财,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并不是判断其是否恶变的唯一标准,超声报告中的这些征象才是更重要的参考依据。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就医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才能更好地保障甲状腺健康。
【本文仅为知识科普,不构成就医建议】发布于:江苏省航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